更多干貨,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
作者| 小債看市
來源| 小債看市(ID:little-bond)
雖然在岸融資還算順暢,但碧桂園的離岸資本市場再融資渠道仍存在不確定性。
6月8日,據知情人士透露稱,碧桂園(02007.HK)正與部分債權行就一筆5億美元的再融資安排進行洽談,款項將用于償還12月28日到期、未償金額不超過5億美元的銀團貸款。
據悉,本輪再融資談判的參與方包括匯豐銀行、工商銀行、恒生銀行以及部分其他中資銀行,而年底到期的銀團貸款未償余額約為4.5億美元。
自從2021年以來,盡管眾多民營房企融資渠道遇阻,但是碧桂園融資還算順暢。
今年5月,碧桂園等3家民營房企被選為示范企業(yè),利用信用衍生品恢復融資功能。
2022年1月,碧桂園發(fā)行了超過12億元一年期ABS;3月從國內多家銀行獲得550億元的信用違約互換保護;5月碧桂園地產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碧桂園地產”)又發(fā)行了一只5億元公司債。
不過,碧桂園債券發(fā)行規(guī)模過小,并不足以檢驗其持續(xù)發(fā)行長期債務的能力。
另外,碧桂園的離岸資本市場再融資渠道仍存在不確定性,其岸債務占到債務總額的25%,預計公司將利用現金資源償還2022年7月到期的6.93億美元債。
6月8日,惠譽將碧桂園長期外幣和本幣發(fā)行人違約評級列入評級負面觀察,其存續(xù)美元債券也隨之走低。
惠譽認為,行業(yè)低迷時期,碧桂園的合同銷售和銷售回款的復蘇前景不確定,杠桿率也將上升。
列入負面觀察后,碧桂園的存續(xù)美元債也發(fā)生明顯波動。
6月10日,碧桂園2024年到期8%票據每1美元面值買價下跌0.8美分,至73.8美分;2031年到期票息3.3%美元債每1美元面值買價下跌0.9美分至51美分,兩筆債券均創(chuàng)出本月最大跌幅。
《小債看市》統計,目前碧桂園存續(xù)美元債18只,存續(xù)規(guī)模117.2億美元,一年內到期規(guī)模有13.1億美元。
存續(xù)美元債(部分)
另外,碧桂園還存續(xù)3只在岸債券,存續(xù)規(guī)模56.21億元,其中1-3年內到期規(guī)模有39.04億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3月碧桂園地產“21碧地04”價格劇烈波動,跌幅達27.1%,盤中一度觸發(fā)臨時停牌。
隨后,碧桂園地產緊急澄清道公司經營及財務狀況良好,未發(fā)生重大不利變化。所有公司債券均按時、足額償付本息,不存在違約或延遲支付。
目前,碧桂園地產存續(xù)債券16只,存續(xù)規(guī)模214.76億元,一年內債券到期規(guī)模27.01億元,其主體和相關債項信用等級均為AAA,評級展望“穩(wěn)定”。
據官網介紹,碧桂園是為社會創(chuàng)造幸福生活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(yè),2007年在香港上市,連續(xù)四年入圍《財富》世界500強企業(yè)。
其中,碧桂園地產是碧桂園境內房地產業(yè)務的最主要運營平臺及境內最主要的融資平臺。
碧桂園官網
從股權結構看,碧桂園的控股股東為必勝有限公司,持股比例為61.25%,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楊惠妍。
股權結構圖
2021年,碧桂園實現全口徑銷售額7588.2億元,同比下降3.8%;實現權益銷售額5580億元,完成銷售目標的88.9%。
市場預計,碧桂園2022年權益合同銷售額將下降30%,由2019-2021年5500-5700億元下降至3900億元。
據克而瑞數據,2021年碧桂園以7208.6億操盤金額和8411.7萬平方米操盤面積,第五年在房企中稱霸。
克而瑞數據
其實,自去年下半年以來,碧桂園的銷售日益疲軟,今年前5個月僅實現銷售額2011.9億元,同比減少43.2%。
如果銷售繼續(xù)下降,碧桂園的杠桿率可能會惡化。
在土儲方面,2021年碧桂園獲取333個項目,總土地面積2029.37萬平方米,其中權益拿地金額及面積分別為1397億元及4017萬平方米,位居行業(yè)第一。
然而,碧桂園新獲取土地中6成分布在三四線城市,一二線城市占比低,低線城市面臨的銷售及價格壓力將增加,其未來去化存在一定壓力。
據年報顯示,2021年碧桂園實現營收5231億元,同比增長13%;實現歸母凈利潤267.97億元,同比下滑23.49%,業(yè)績連續(xù)兩年下滑。
值得注意的是,碧桂園本就不高的毛利率,近年來持續(xù)走低,2021年其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為17.74%和7.84%,盈利能力欠佳。
銷售毛利率
截至2021年底,碧桂園總資產為19483.65億元,總負債16477.38億元,凈資產3006.27億元,資產負債率84.57%。
近年來,碧桂園財務杠桿水平高企,雖其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,但仍高于行業(yè)平均水平,存在一定杠桿風險。
財務杠桿水平
從房企融資新規(guī)“三道紅線”看,碧桂園剔除預收款項的資產負債率為74%,凈負債率45.4%,現金短債比為2.3,仍踩中一道監(jiān)管紅線,屬于“黃檔”房企。
《小債看市》分析債務結構發(fā)現,碧桂園主要以流動負債為主,占總負債的84%。
截至2021年底,碧桂園流動負債有13789.05億元,其中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達2851.22億元,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債務有792.04億元。
相較于短債壓力,碧桂園流動性尚可,其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1469.54億元,雖較2020年末有所下降,但可以覆蓋短債,短期償債壓力可控。
在備用資金方面,截至2021年末,碧桂園未使用銀行授信額度有261億元,可見其財務彈性一般。
銀行授信
除此之外,碧桂園還有非流動負債2688.33億元,主要為長期借貸,其長期有息負債合計2394.1億元,規(guī)模十分龐大。
整體來看,碧桂園剛性債務規(guī)模有3179.22億元,主要以長期有息負債為主,帶息債務比為19%。
從融資渠道看,除了借款和發(fā)債,碧桂園還通過股權、股權質押以及信托等方式融資,融資渠道多元化。
然而,2020年以來,由于外部融資環(huán)境收緊,碧桂園籌資流入資金無法覆蓋到期債務,其籌資性現金流凈額持續(xù)凈流出,公司面臨再融資壓力較大。
籌資性現金流凈額
另外,碧桂園對外擔保額度較大,存在一定擔保代償風險。
截至2020年末,碧桂園為關聯方等負債提供的擔保余額為4459.05億元,是當期公司凈資產的1.74倍,若非并表地產項目去化和售價情況不及預期,其面臨一定或有負債風險。
在資產質量方面,碧桂園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規(guī)模較大,截至2021年末分別為359.84億和4182.39億元,存在一定回收風險。
總得來看,碧桂園銷售疲軟,業(yè)績和盈利能力持續(xù)下滑;債務負擔較重,財務杠桿高企;外部融資渠道不暢,再融資面臨一定壓力。
2010年,萬科等房企運用“高周轉”模式創(chuàng)造了前所未有的銷售額,這一年也被稱為房企高業(yè)績和高周轉的“元年”。
碧桂園雖然不是高周轉模式的先行者,卻把這種模式發(fā)揮到了極致。
碧桂園在萬科“5946模式”基礎上,升級提出“456模式”,即拿地4個月開盤,5個月資金回籠,6個月資金再周轉。
在“高周轉”模式大棒下,2012年以來碧桂園銷售規(guī)模一路攀升,2013年進入千億俱樂部。
進入千億陣營后,三四線城市成為碧桂園的重要發(fā)力點。得益于棚改、貨幣化安置等紅利,碧桂園通過重倉實現了規(guī)模遞進。
2017年,碧桂園逆襲恒大和萬科,坐上房企銷售冠軍的寶座,被稱為“宇宙第一房企”。
隨后,碧桂園又憑借規(guī)劃投資6000億元的馬來西亞森林城市項目,成為出海動作最猛的內房企,風光一時無兩。
然而,近年來碧桂園房屋建設安全事故頻繁上演,同時其內部貪腐問題也愈演愈烈,今年還因裁員、討薪等風波登上熱搜。(作者微信:littlebond1)
注: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,不代表資產界立場。
題圖來自 Pexels,基于 CC0 協議
本文由“小債看市”投稿資產界,并經資產界編輯發(fā)布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未經授權,請勿轉載,謝謝!